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2000年,这里铺设了一条长7000多米,由7000多级台阶及栈道、隧道、索桥组成的步游路,可将游客带入白石山的精华部分。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中。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第1大队被八路军歼于雁宿崖地区(参见雁宿崖之战)。
白石山之“险”在千峰万仞,如刀削斧劈,险壑纵布,如万丈深渊,单壁高差巨大难以逾越。
2006年9月18日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与北京房山国家地质公园联合申报的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2014年9月15日,白石山玻璃栈道对外开放。
白石山核心的大理岩峰林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被称为“司格庄岩体”,为大理岩峰林地貌,是中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类型。白石山山体高大,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主脊线长7000余米,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
白石山之“险”在千峰万仞,如刀削斧劈,险壑纵布,如万丈深渊,单壁高差巨大难以逾越。
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而闻名。公园的地貌主要由下部的肉红色花岗岩基座和中上部的白色大理岩构成,形成了明显的“双层地质结构”。大理岩内部发育出两组剪切节理,这些节理在构造峰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公园的地质景观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十瀑峡瀑布群是公园的一大亮点,它们位于距今约1.4亿年的燕山期花岗岩峡谷中。花岗岩的三组原生节理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花岗岩地貌,这些节理的分布和走向深刻影响了瀑布群的形态和分布,使之成为观赏自然奇观的理想之地。
拒马源泉群则是公园的灵魂所在,这里是拒马河的源头,泉水四季不断,周边环境宁静宜人,垂柳成荫,寺塔点缀其间。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迹相得益彰,如阁院寺和明长城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参观内容,是休闲、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扩展资料
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Molmt Baishishan national geopark)位于河北省涞源县,面积60平方千米。以白石山大理岩峰林为特征,辅以十瀑峡花岗岩瀑布群和拒马源构造泉群等地质遗迹。白石山险峰林立,峭壁深谷,怪石峥嵘,其大理岩构造峰林,是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白石山高2096米。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城南15千米,太行山最北端,由100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096米。战国时度岭分燕赵,辽宋时一山分两国。
白石山因山体遍布白色大理石而得名,为大理岩构造峰林地貌,是中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类型。白石山山体高大,少曲线,多棱角,高差大,密度大,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主脊线长7000余米,最高峰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
2004年,白石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景区,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9月18日,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与北京房山国家地质公园联合申报的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白石山的主要景点
1、峰林
白石山整个山体呈现“双层结构”,上部是10亿年前形成的白色、产状近水平的燧石条带大理岩,下部是1.4亿年前由于岩浆侵入而形成的肉红色花岗岩。花岗岩成为一个基座、托着上部的大理岩峰林。
白石山由100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096米,鬼见愁高2057米,观日台高2091米。峰壁大都直上直下,有棱有角,陡直壁立,似刀削斧劈。峰林落差可达600米。
2、云雾
“白石晴云”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白石山夏季有三分之二的天气会出现云雾,这是白石山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的,云雾在白石山顶萦绕,盘旋,当阳光照射下,云海中的峰峦,如帆、如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石山
白石山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白石山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地处京津冀核心区,毗邻雄安新区,隶属保定市涞源县,因山多白石而得名,是中国有名的山岳避暑胜地和爱情圣山。
白石山拥有大理岩峰林景观和壮美的云海奇观,有华北面积较大的落叶松林和红桦树林,是中国边关文化发源地、希望工程发源地、狐仙文化发源地、日出观赏地。还有云端咖啡厅、悬空绝壁栈道、“天空之镜”、盟誓圣地“山盟台”等网红打卡地。
白石山最佳游玩季节秋天是白石山最绚丽的季节,白石山的红叶从9月初进入最佳观赏期,一直持续到10月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拔的变化,红、黄、绿等色彩交替变换,翠绿的油松,金黄的红桦,火红的枫叶,让整个白石山变得五彩缤纷、惊艳动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