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避暑旅游城市,以及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中国最适合避暑的十大城市:贵州六盘水、云南昆明、贵州贵阳、青海西宁、四川西昌、山东威海、湖北神农架、吉林长春、甘肃临夏、内蒙古呼伦贝尔。
1、六盘水
贵州省的地级市,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一座没有夏天的城市,而作为中国凉都的六盘水,这里的民居或者酒店,夏天是不用开空调的,而且晚上还要盖厚被子,是周边旅游的最佳避暑胜地。
2、云南昆明
昆明,云南省的省会,这是一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城市,年温差是全国最小的,在这样的气候特征下,在全球也是少有,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夏季清凉如春,平均气温18℃-25℃,是国内最佳的避暑胜地。
3、贵州贵阳
贵阳,贵州省的省会,这是一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的城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就算夏季最炎热的7月份,这里的平均气温也只有24℃,是周边旅游最佳的避暑之地,贵阳不仅是凉快,最主要是这里的水质很好,空气清新,并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
4、青海西宁
西宁,青海省的省会,这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环境较好的一座城市,市区海拔2295.14米,并有着中国夏都的美誉,夏季平均气温也只有17.1℃,是中国十大旅游避暑名城。
5、四川西昌
西昌,四川省凉山州的首府,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被誉为四川的小昆明,也是著名的太阳城,西昌因月色皎洁,又被称为月亮之城,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赋予这座城市的魅力,年平均气温也只有18℃,空气中负氧离子数量冠绝全国,是周边城市最佳的避暑胜地。
6、山东威海
威海,山东省的地级市,一座风光秀美,空气清新,依山傍海的城市,位于山东省的最东端,是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城市,这里四季分明,春冬寒冷,夏秋凉爽,而夏季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与其内陆同纬度地区,相比低至2-3℃,而在盛夏时节,这里是最佳的避暑之地。
7、湖北神农架
神农架,是华中地区唯一一个原始森林的分布区,位于湖北省的西部,森林覆盖率达96%,是国内负氧离子高浓度地区之一,并拥有中国天然氧吧之称,也是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尤其是炎炎的夏日,这里的平均气温才只有21.9℃。
8、吉林长春
长春,吉林省的省会,并有着北国春城的美誉,尤其是在夏季时节,尽管大部分地区都非常炎热,而长春的平均温度,也只有22℃左右,是周边城市最佳的避暑之地。
9、甘肃临夏
临夏,甘肃省的地级市,一座让您静心感受盛夏之美的城市,夏季的平均温度,只有22℃左右,在这里,可以享受山林间清凉,体会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而美景入目皆有清凉之感,是夏季最佳的避暑胜地。
10、内蒙古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市,有中国最大最美,保存最好最完整的草原,辽阔的土地面积,适宜的夏季气候,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呼伦贝尔,成为中国最大的避暑胜地的几个要素,这是国内其他号称避暑胜地的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夏天来了,想去旅游的朋友可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去哪里避暑。毕竟暑期旅游主要是暑假,很多热点城市不适合旅游。有哪些比较酷的城市?
2018年7月7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世界旅游组织支持的第四届中国夏季旅游产业峰会称,夏季十大城市为大连、长春、贵阳、安顺、昆明、哈尔滨、青岛、烟台、延边、大理,而夏季十大城市为重庆、福州、杭州、大理。你应该知道去哪里旅行。
大连
平均温度:17-23
大连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这里依山傍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0,年降雨量还是700 ml左右,没有黄芪还是6个月。除了丰富的令人惊叹的文化和历史旅游资源外,这里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
长春
平均温度:14-25
长春是大陆性气候。即使在最热的季节,平均气温也只有22左右,夏天也没有暖气。这是长春最大的气候特点。相比南方38甚至40的气温,长春的气候是每年吸引游客来长春旅游的原因之一。在长春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贵阳
平均温度:23
在费德尔环流圈,贵阳常年受西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最高气温35.1,年最低气温-7.3。贵阳的夏天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热,但是这里绝对没有特别热。夏季最高气温在25-28之间,在贵阳晚上可能要盖一床薄被子。
安顺
平均温度:17-24
安顺也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城市。但是安顺的空气环境特别好,有天然氧吧的称号。近十年城市空气优良率为100%,年舒适期为10个月。如果日最高气温超过30,就是不适合的天气。贵阳一年有24天,而安顺只有1.7天。安顺夏季气温比庐山、承德低1-2,非常适合避暑、旅游。
昆明
平均温度:16-24
昆明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最高气温不会超过31.5。冬季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6-8,历史最低气温-5.4。除了昆明的好天气,这里的美食和景点也是吸引大家去的原因之一。
2010年至2010年,哈尔滨夏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实际月温差较小。7月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年气温23。在禁欲主义的时候去哈尔滨,是一种很有爱的体验。哈尔滨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纬度最低的大都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也是非常适合避暑的地方。
哈尔滨
平均温度:23
青岛北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直接受海洋调节,受来自洋面、洋流、云层的东南季风影响,所以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海洋性气候,这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八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只有25.3摄氏度。在青岛还可以吃到美味的海鲜。
青岛
平均温度:18-26
烟台也是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背面临海的城市,所以夏天比较干燥凉爽,冬天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仍在12左右。是北方著名的避暑休闲旅游胜地,这里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烟台
平均温度:17-28
延边地处北半球温带,靠近日本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延边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0。延边的景点从自然景观到文化古迹都体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特色。这里有古老的渤海遗址,有浓郁的朝鲜族民族风情。
延边
平均温度:15-25
大理四季如春,气温在10到25之间。基本上一年四季,主要分为旱季和雨季。在大理低纬度高海拔条件的综合影响下,这里形成了低纬度高原的季风气候特征:四季温差小,四季不明显。
除上述避暑城市外,还有承德、西宁、秦皇岛、临沧、六盘水、毕节、威海、太原、大同、银川、兰州、呼和浩特、沈阳、延安、葫芦岛、丽江等其他避暑城市。你可以选择这些城市。建议提前了解当地情况,查看天气预报,计划好吃的时候去旅游。虽然这些景点适合避暑,但是要注意防晒。
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第一个:六盘水
要说中国最适合避暑的地方,还得是六盘水,这是唯一全国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凉都”称号。六盘水的夏天清凉舒适,均温只有22°C,康养产业发展完善,到处是旅居公寓和客栈,饭店的菜系也是多种多样,外地人组团来旅居,排在全国第一名当之无愧。
第二个:贵阳
贵阳是贵州的省会,也是贵州除六盘水外最佳的避暑城市。贵阳有个口号叫“爽爽的贵阳”,是说这里的夏天清爽无比,再热也不过28°C,而且经常下雨,阳光很少见,体感温度舒适。贵阳的优势很明显,海拔1100米,适合中老年人,省会的医疗和交通都比较发达,适合长期养老和旅居。
第三个:昆明
昆明是“春城”,冬天可来避寒,夏季可来避暑。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康养老人,尤其以北方人居多,很容易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老乡。昆明的夏天清凉舒适,空调、风扇都是用不到的,说实话在昆明避暑要比避寒更舒服一些。
第四个:曲靖
曲靖是云南的地级市,也是云南的第二大城市,如果你觉得昆明的物价较高,环境喧闹,可以选择这里。曲靖海拔1880米,属于亚热带高原气候,夏天最高温在27°C徘徊,早晚很凉爽,在这里避暑早晚出门得穿个外套,物价很便宜。
第五个:西宁
西宁是青海的省会,也是西北最适合避暑的城市。这里的城区海拔达到了2200多米,基本感觉不到热,被誉为中国“夏都”。在西宁避暑有种不一样的感觉,西北的辽阔和苍茫在西宁显露无疑,城区出色的绿化和湟水,又赋予了此地江南般的柔情,另一个优势是蚊子很少,不用担心蚊虫的叮咬。
第六个:伊春
东北也有不错的避暑城市,伊春便是代表。这是一座“林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3%,出门就是森林,抬头就是树木,是一座被绿色包围的城市。伊春的夏天凉爽宜人,晚上睡觉必须盖被子,否则会被冻醒,在这里避暑可以一直待到秋天,然后去看原始森林的五颜六色,在最美的油画中度过夏秋两季。
第七个:攀枝花
攀枝花是一座新兴城市,是靠东北人避寒带火的,这里避暑也不错。攀枝花5月份最热,7月份已经开始降温,有了秋天的感觉。城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为60%,虽然夏天也会超过30°C,但只要待在树荫下就不会热,没有闷热之感。这里的水果很好吃,价格也不贵,是一座瓜果之城。
第八个:康定
康定是四川的旅游名城,城区沿着河流狭长分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游玩康定最好的季节便是夏天,7月份日均气温在17°C—27°C左右,空调都是摆设的,完全用不到。缺点是海拔有些高,达到了2500米,不过这也保证了凉爽的气温,避暑特别舒服。
第九个:威海
想要找一座海滨城市避暑,威海绝对适合你。这座城市比青岛更安静,比日照更浪漫,面积不大,但风景很好。威海的夏天除了中午热一会,早晚都很凉爽,气温要比内陆同纬度地区低4—5°C左右,基本徘徊在30°C以下,去海里游泳,去沙滩摸螃蟹都很舒服。
第十个:定西
定西是甘肃的地级市,很多人没听说过这里,我是去年夏天去的定西,对这座城市印象很好。这里6、7月份的时候还有油菜花,日均气温在15°C—25°C左右,阴天时凉风习习,本地人习惯穿一个外套出门,一天到晚都不用开空调,过夏很舒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