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日游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雅丹的地貌

  • 三日游
  • 2024-08-05 09:25:03
  • 点击次数: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及雅丹的地貌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什么是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对干旱区的湖积或冲积平原吹蚀,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地面支离破碎的向里凹的垄槽形态,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高起的风蚀土墩作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

暂时性流水的冲蚀和湖水的侵蚀,也是雅丹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雅丹地貌以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扩展资料:

“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后泛指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

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有众多的雅丹地貌群,其中,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敦煌雅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地貌”,是西北内陆的最大一片“雅丹地貌”分布区。

敦煌市区怎样去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一般去雅丹的都是包车比较方便,但是也有其他的方式,很多人觉得包车太贵,但是这里面是有一点区别的,小编个人认为出门旅游就是花钱的,不要为了一点钱,导致整个行程不愉快,所以选择便利的方法最好,但是也有不花那么多钱的办法,总之可以自己根据需求解决。

包车

如果人数多,可以打个出租车或者包车过去,400-500左右一天,随走随玩比较自由,推荐包车前往。

包车一般分含阳关和不含阳关、看日落和不看日落。

因为敦煌古城、玉门关、汉长城遗址、雅丹都是一条线,但是阳关在敦煌古城到玉门关之间需要岔到另外一条路去,看完还得回原路,所以费用另算,一般为加50元。

看不看日落费用不同是因为夏季日落时间的确很晚,大概8点40左右,看完了回景区大门差不多9点多一点,再出发回到敦煌市区一般晚上11点多了,所以我觉得司机还是等得比较辛苦的。

览大西北最佳体验方式

游览大西北最正确的姿势就是自由自在,所以自由行是不错的选择,整条线路路况都非常好,无限风光在路上。自驾或者包车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建议报团;

距离青海甘肃较远或者对高海拔路况不熟悉,建议包车自由行。选择一个口碑较好、正规的旅游公司。包拼车司机兼导游,不仅熟悉青海路线、各条路线状况,还对本地的美食与文化了解,带你深度体验当地特色。随走随停自由度相当高,还避免自己驾车的疲劳,保证行程安全。

如果觉得包车太贵怎么办

可以坐大巴,公交车上或者青旅都有报名西线一日游的电话,其实西线一日游就是这个大巴车,上午去76,下午86,司机会提前跟你集合地点和时间,依次前往西线的玉门关、雅丹、千佛洞等几个景点,跟着大巴走就行了。我是早上7点出发的,玩儿完返回市区是下午5点左右。

敦煌昼夜温差较大,建议穿防风的外套,白天也要注意防晒,墨镜、帽子是不可少的。

另外提醒一句,雅丹要么早上第一个去,要么索性傍晚去,尽量避开中午,否则太阳出来非常晒,因为我们路线安排不合理最后去西千佛洞的时候已经关门了

希望以上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毕竟出门玩一趟不容易,记得什么帽子墨镜,防晒都给装备上,还有这里昼夜温差大,记得准备一些相关衣物。

雅丹的地貌

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的流水冲刷、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南八仙魔鬼城,地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之一,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260米。南八仙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解放初期在此牺牲的八位女地质勘探员。南八仙是一个地球上最像火星表面的地方。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敦煌市区168千米,位于玉门关西北边,景区分南北两区,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3千米。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千米。这里的壮观、神奇,是笔墨无法形容的,只有人们的眼睛,才能感受到这种摄人心魄的自然之美。

雅丹地貌为什么叫做雅丹

1899年~1903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将古湖周围成群分布,长数百米,高2~3米以上,走向东北—西南,先水蚀后风蚀而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地貌,按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Yardang(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

之后,随着他的著作《中亚和西藏》(Central Asia and Tibet)在国内外学界的广泛传播,在中国被音译为“雅丹”。从此,“Yardang(雅丹)”一词便正式被科学领域接受。继罗布荒原发现雅丹地貌之后,在世界干旱区许多地方,发现了许多类似地貌,均统称为雅丹地貌。

扩展资料:

一、形成原因

1、岩性条件

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因对雅丹的定义不一致,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也有学者认为除硬度外,岩性中还应考虑其结构,并做了研究。

如Goudie认为形成雅丹的岩体岩性相对一致,构造简单,但有便于下切的节理发育。夏训诚认为具有泥岩和砂岩互层的河湖相沉积物,泥岩层内发育有便于侵蚀的水平与垂直节理。

2、环境条件

现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很多学者根据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推断高大的雅丹是在更新世冰期干冷多风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或更早的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的。

3、动力条件

动力条件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现主要集中于外营力条件的研究,包括风力和水力等方面。

雅丹分布于极端干旱区,风力作用是其主要外动力。大多数学者认为单一风向的强风是雅丹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部分雅丹的形成是由2组风向相反的风况所致。

对风蚀的2种作用方式——吹蚀和磨蚀的作用机理,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El-Baz等认为吹蚀作用在不同岩性的雅丹上作用大不相同,在坚硬的岩石雅丹上,吹蚀作用不明显;McCauley等认为松软岩体上平滑且具有流线型外形的雅丹是吹蚀作用的结果。

二、空间分布

各学者的概念不同,加之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研究的深入,雅丹地貌在各地陆续得到发现,分布地点也在不断增多。如今,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发现。

主要分布于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的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如西亚(特别是阿拉伯半岛)和中亚,非洲撒哈拉沙漠和纳米布沙漠,北美西部荒漠地区、南美洲西部海岸荒漠区,欧洲西班牙的埃布罗低地。

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罗布泊、哈密、疏勒河中下游地区、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乌蒙等地。雅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广泛,有河湖相沉积物,也有火成岩、变质岩等;组成物质地质年代跨度大,从全新世到元古代均有报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雅丹地貌

关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