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安徽最美自驾游线路的一些知识点,和安徽最美的三条自驾线路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此推荐go on road trip中最美的三条线路,黄山S218是最美的省道,是喜欢古建筑的朋友的天堂,另外两条线路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美景。请看一下详细路线!
010到1010,我走过黄山的S218,才知道皖南的秋天是无边无际的,能欣赏到五彩缤纷的秋天。
S218起点位于甘棠李唐村,终点为黄山市黟县玉亭镇,全长78公里。这条线隐藏在皖南景观中,几乎与甘棠至黄山高速公路和皖南风景带平行。
它从黄山区的六角塔开始,在黄山西的门口穿过焦姣公路。到了焦村,会经过一条水杉路,风景很美,尤其是深秋。
继续走,你会经过黄山房车露营地,晚上坐在露营地,仰望星空,再差的心情也会被治愈~
这条线是热爱古建筑的驾车者的天堂,因为黄山的S218线串联了黄山脚下的古村落,黑墙白瓦,错落有致,一排排。早上做饭的烟袅袅升起,河水一起冲刷.S218像一条项链,穿遍了散落在黄山脚下的所有古村落。
在这条路线上,最著名的就是西递和宏村了!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远处的青山湖泊,犹如一幅山水长卷,置身西递、宏村,仿佛进入了“画中的村落”。
此外,黄山S218线上还有一条连接徽州风光的羊占岭隧道,海拔774米。西接牛泉山,东临毛龙山。属黄山余脉,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曾是徽州古驿道上的重要关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开车到这里,打开车窗,秋山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秋色弥漫车厢。
一路风景环绕,行驶在山川之中,融入风景之中,四季的美景都可以在这条路线上欣赏到。
路线图:甘棠镇-焦村镇-郭村-塔川-宏村-西递-玉亭镇
线路一:黄山S218最美省道
川藏线?不是应该在川藏吗?怎么会在皖南呢?其实这里指的是川藏风情的皖南318国道,东起宁国市青龙乡,西至泾县蔡村镇,全长120公里,又称“江南天路,皖南318”。
皖南318川藏线贯穿皖东南最大的水库——港口湾水库和皖东南最大的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这条线既有广西桂林的美,又有云南石林的奇。
开场的场景是场景,从青龙乡开始。青龙湾有近40个岛屿,景色堪比桃花源。2000多亩红杉林整齐的在水中,金秋的红杉越来越红,映在水面上。简直美得不可思议。
来到褚家潭,青山绿水之间,湖面薄雾缥缈,白露低空翱翔,湖光山色,皖南美景,“秋水同天”,让人瞬间回归自然。
我只是在自然美景中感到舒服,到达凌涛公路,立刻体验到了川藏线的神秘与刺激,盘山公路的缺口,窗外的悬崖峭壁,满眼金秋的群山,神秘而炫目。
从凌涛山下来的苏红村是桃园的一道美丽风景。继续前行,就是水磨汀溪景区,这里碧水潺潺,茶园滴绿。一路风景蜿蜒,令人叹为观止,景色独特。
对于想出门又时间有限的自驾者来说,皖南318川藏线是个不错的选择!
路线图:青龙乡-褚家潭-汤芳乡-板桥村-凌涛-苏红村-汀溪乡-
值得一提的是,沿途的秋日阳光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可以下车打卡~
线路图:九沙公馆-三潭枇杷园-面坛徽剧-渔鹰垂钓-张谭千年古丈-徽州十里红妆馆。
安徽是徽派建筑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皖南皖北的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古村落比比皆是,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在旅途中度假旅游。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游客前来自驾游体验它。这是安徽最经典的公路旅行路线。
惠州人文山水线
这条线路一共10-12天,680公里。
徽州人文景观线这是一条“梦见徽州”的经典路线。一路上,看到粉墙、马头墙、田园风光一个接一个,都停不下相机的快门。由徽州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客栈,风格独特。可以在当地的房子里住几天,吃正宗的徽菜,味道略咸,却感受到最风和日丽的时光。
后半程,名山相伴。无论是攀登道教圣地云起,参观西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还是观赏黄山“不看山而归”的壮美容颜,你的徽州之旅都会充实而难忘。
路线亮点
泾县
泾县好玩的景点都在县城外。从宣城来的话直接沿322省道行驶,途中会经过敬贤博物馆和水西双塔。继续行驶约15公里,您将经过黄村圣丰堂徐安毕工厂。你可以停下来进去看看徐安毕的制作过程。继续行驶大约10公里到达张度村。村里的“千足屋”很特别。
然后沿着322省道走,在四季村过河,拐进063县道。约14公里后可到达泾县最著名的桃花潭景区。古镇的白墙黑瓦倒映在清澈的清漪河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村水墨画。
鸡西
绩溪是古徽州的商业重镇,也是徽商的故乡,是徽菜和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参观完绩溪博物馆和绩溪县同一条街的三雕博物馆后,走邓源路到市区东南方向,再沿着路况好、没有大车的086县道行驶,就可以把绩溪的精华景点“一网打尽”了。
离城市不远的地方是紫园,一个私人的徽州民居博物馆,里面有餐馆和客栈。向前行驶2公里,你可以看到任丽古村落的巨大标志。这是一个有1000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有许多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有一座罕见的墓道。继续前行10公里左右,便进入龙川景区。龙川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村庄,胡的家人都住在这里。景区内的古桥、牌坊、祠堂都值得欣赏。
胡宗宪笔下的尚书府,抗日英雄胡宗宪的故居,也值得一去。它的巷弄四通八达,宛如迷宫,戏台、私塾、义光、家庙,应有尽有。
歙县
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位于县城的徽州古城是原徽州府所在地。古城没有关门。如果只是逛古城,可以省去其他小街的入场费。如果你想参观古城的所有景点,你可以从城北200米的西门买票。最著名的郭旭石广场就在不远处。有了门票,还可以去傅涯、曹氏二府、南桥楼、鱼梁坝等景点。
县城周边景点以徽州古村落为主,但比较分散,风景和景点都差不多。一日游可选择西北路线:从县城沿215省道向西,在郑村镇右转过河进入011乡道,先后游览郑村、唐越牌坊群嘉宝花园景区,再沿007县道向北行驶约20公里到达许村。这里的牌楼和祠堂不会让你失望的。
婺源
婺源的徽派建筑、油菜花海、淳朴的氛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旅客。整个婺源就是一个超大型景区。通票包含的14个景点(210元,有效
瑶里景区由五个主要景点组成,除了位于小镇西南约10公里处的高陵国家矿山公园,其他四个景点几乎都在一条线上。可以去瓷茶古镇看看这个因窑而兴,也因窑而衰的小城。姚河两岸的徽州老房子,满目苍凉。
之后沿205省道向东约2公里就是环南陶瓷主题公园,这里有很多古窑址,可以手工绘制陶胚。继续向东南行驶约6公里,便进入梅岭休闲度假区。千年香樟树和明清古宅是主要景点。如果你想有一些活动,你可以通过景区的饶慧古道走到王虎景区。这里的原始森林里有成千上万的紫杉树和雄伟的南山瀑布,空气清新,是避暑的好地方。
齐云山
云起古称“百岳山”,反映了黄山的南北走向。曾有诗云“黄山与百岳山相望,江南风景美”。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和祈福圣地,每到节假日都会有络绎不绝的游客上山祈福,尤其是临近高考时,众多学生在孟真桥朝拜的场面更是壮观。
山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道教壁画、摩崖石刻和石碑。几乎峰顶都有碑文,洞窟都有碑文,让人眼花缭乱。
西递
西递和宏村都是宋代形成的古村落,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村里现存的徽派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街巷布局依旧。主要景点有刺史牌坊、大雄宝殿、静爱堂等。
景区配有免费导游,可以带你参观,讲解。与宏村相比,这里的游客更少。早晚穿梭于青石小巷,更有回到徽州的梦。如果你住在这里,别忘了在售票处登记你的票,你可以多次进入。
宏村
宏村相比西递少了些人文情怀,但丰富的水系为其增色不少。根据风水,该村呈水牛形状,有140多栋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
从正门进村后,沿主干道由北向南漫步,可先后游览南湖、南湖书院、景德堂、齐针堂、月沼、桃源居等景点。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去周边逛逛。从宏村沿218省道向西北3公里,可先后游览龙池湾、芦村木雕楼。
你还可以参观舒淇湖,它位于宏村正门对面3公里处。风景很美。在临湖而建的舒淇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有大型水上3D实景演出《宏村阿菊》。价格不便宜,但内容相当精彩。
因为黄山南门离黄山屯溪区最近,所以大部分旅行者都会从这里上山。南门所在的汤口镇附近也有几个不错的景点,如九龙瀑布、翡翠谷、凤凰园等。都是以山水风光为主。距离比较近,在一条线上。可以在南门前沿205国道向东北方向行驶10公里左右。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选择游览。
九华山
九华山上的寺庙和住宿大多集中在九华街周边。可以把车停在九华街,绕过地藏寺、沈约殿、上禅殿、大圆殿、延觉殿、大悲殿、花城寺、通惠殿、_园殿等寺庙,再爬上百岁宫,看天然睡佛,穿过东雅寺、向辉阁到凤凰松景区。
最佳风景:在西递的高墙深巷里用镜头记录尘封的过往,村尾山上的观景亭可以捕捉到整个村落的船形。
最佳路段:从宏村到黄山,到处是摇曳的竹林,连绵起伏
安徽最美自驾游线路是皖南S218。
皖南S218省道不仅被誉为皖南最美自驾线之一,还被誉为安徽十大自驾线路之首,其自驾精华的起点在甘棠的汤里村,终点在黟县渔亭镇。全长只有78公里,却串联起了皖南99%的美景。
那些享誉国内外的景点,像宏村、西递、塔川,这些都是皖南218国道上的其中一些景点。可以这么说,皖南的大部分美景基本都覆盖到了这条路线上,皖南最棒的景色是在春秋两季,错过了春的景点,秋的美景就不要再错过了。
周边景点
这条路线除了知名的宏村、西递、塔川,还有更多小众的村落等待被发现。如焦村上岭,电影《小花》的外景拍摄地,村子虽然不大,却有着自己的独特韵味,还有千年郭村,那些最初的古村记忆,在这些村落中,几乎很难看到游客的身影,仿佛时光得到了定格,行走在这些古村之中,心中是宁静的。
来到皖南S218才知道这里才是眼睛的天堂,自驾的伊甸园。皖南S218沿途的景点有:宏村、西递、塔川、卢村、郭村、黄山西海、房车营地、五溪山大峡谷、奇墅湖等等。
关于安徽最美自驾游线路,安徽最美的三条自驾线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