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坪森林公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厦门小坪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小坪森林公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福建省厦门小坪森林公园”(暨“厦门市同安区小坪林业试验场”),其地处厦门北部,核心区距同安城25公里,206省道擦边而过,721乡道贯穿其中,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园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气温比厦门市区低3-5℃,乃休闲度假避暑胜地。这里峰峦秀丽,林海茫茫,村舍寥落,山水如画。由波浪起伏的火力楠林、整齐有序的建柏林、婀娜多姿的毛竹林、雄伟壮观的马尾松林汇成绿色海洋,鳞光闪烁的小坪水库构成高山湖景,流水潺潺的花桥山涧形成溪流山泉,青山碧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绮丽多彩。海拔高126.2米至1038.5米,公路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中,常为云雾笼罩,弥漫四合,变化万千,一派超脱凡俗的神秘色彩。
2000年9月,经福建省林业厅批准备建立省级森林公园,面积2.5万亩,规划为生态科教园区、休闲游乐区、茶文化区、纪念林区、水上活动区、高山度假区。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带动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自然山水、森林景观、风土民情、科研成果、科技人员为基础,以人工林景观、茶山文化、高山湖景、天然峡谷为特色,以现代人文景观为衬托,以开展森林旅游为主导,集避暑纳凉、度假疗养、科普教育、民俗风情、体验活动和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为一体的近郊型多功能生态旅游目的地。
2003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扩大范围,增加莲花山、金光湖、文山和铜钵岩景区,升格并更名为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是厦门市惟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小坪森林公园距同安城区25公里,位于莲花镇的东北部,为省级森林公园,面积2.5万亩,园区海拔在400米~800米之间。山峦重叠、森林茂密、自然资源丰富,依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色,分为科技园区、观光果园区、休闲娱乐园、茶文化区、竹类观赏园、水上娱乐园等景区。
公园万木参天,遮天蔽日。波浪起伏的火力楠木、整齐有序的建柏力林、婀娜多姿的毛竹林、雄伟壮观的马尾松林等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小坪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调,集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象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游览观光、娱乐健身、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科学考察为主要功能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其间还有小坪、道地、半岭等自然村,其民风典雅,源远流长,村民们淳朴厚道,待客热情,盛产优质乌龙茶。
公园区内峰峦秀丽,林海茫茫,村舍寥落,山水如画,宛如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的交响曲。其群峰耸立,层峦叠嶂,山势雄伟,宛如迎宾阵列。漫舞的群峰,交错的谷岭,皆为茂密的森林所覆盖。园内万木参天,遮天蔽日,波浪起伏的火力楠林、整齐有序的建柏林,婀娜多姿的毛竹林、雄伟壮观的马尾松林等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还有鳞光闪烁的小坪水库构成的高山湖景,流水潺潺的花桥山涧形成的溪流山泉,青山碧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绮丽多彩。其山体海拔较高,公路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中,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逐渐降低,常为云雾所笼罩,其弥漫四合,变化万千,给森林公园蒙上一层超脱凡俗的神秘色彩。
小坪森林公园内有几个自然村。这里盛产乌龙茶,方圆百里,绿浪翻腾,茶香远飘,家家都有茶叶作坊。在茶农家,啜口茶水,齿颊留香。
更多关于厦门小坪森林公园
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山石风光
“太华石瀑”、“百丈崖”、“万仞壁立”,还有那些大小不知名的山峰,皆拔地而起,错落有序,真可谓“山作屏风石作台”。
水体景观
公园境内溪涧蜿蜒。山涧飞瀑,有的从崖顶倾泻而下,有的从石壁上凌然直下;有的顺着岩壁流水潭;有的从半空中下坠。
森林景观
公园境内古树参天,植被繁茂。金光湖天然次生林、小坪人工林及景区内成片的果林,形成了不同的森林群落景观。金光湖天然次生林是闽东南沿海地区为数极少、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亚热带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整个植被体现出南亚热带雨林向中亚热带雨林过渡的特征。据调查,金光湖现有树种146科479属784种,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宝库”,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桫椤、闽楠、白桂木等。林海中庞大的树冠、形成了具有南亚热带雨林特征的植物景观。太华圣境小区
灵蛇听禅
位于海拔221m处的小山头上,为一大两小的山石群,状如一位神采奕奕的老神仙在讲经布道,前面有两只灵蛇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禅机玄理。
古树神韵
在公园路边有一棵树龄达100多年的古芒果树,高10m,胸径80cm。芒果属漆树科,终年碧绿,果实味美,是优良的风景园林树种之一。
太华岩寺
始建于宋朝,前、后两座大殿依山错落,气势恢宏,极具闽南佛道双供寺庙建筑风格。相传清咸丰年间寺庙和尚因参与“小刀会”反清活动,因清兵围剿而逃散,寺庙被焚。清代晋江名士倪鸿范游太华岩时曾留下“为怜西岳高堪仰,聊把莲花拟岱宗”的佳句。
太华石室
太华岩寺前几块大岩石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石室,高约4m,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有不同的象形效果。从上往下看,象一鼎香炉;从东往西看,象一只帽子;整个望去如三颗大寿桃,呈献于对面的狮山面前。岩石中有石洞,初极狭小,顺石阶而下,豁然开朗,置有石桌、石椅,可供休憩。洞内冬暖夏凉,炎夏至此,当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龟石流韵
位于太华岩寺西南侧100m处,由岩石、青藤、灌木形成。巨石极似龟背,石上青藤缠绕,藓苔斑斑。
莲花揽胜小区
潮汐泉
位于太华岩半山一石洞内,呈斜伸状,深不见底。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海水涨潮时则井水满盈;海水落则井水亦落,堪称奇观。
桫椤群
又叫树蕨,是一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
迎客松
位于太华岩寺西北侧200m处。松树从岩石旁探身而出,两根粗壮的枝干从主干的中部平展前伸,象是一位热情的主人伸出的欢迎的手臂。它平展前伸的枝桠,承接着山间云雾中的水分养料,既是好客的热情,更是强大生命力的张扬。
石释洞
又叫石烛岩,由两块巨大岩石天然横卧成上下两洞,下洞高2m,宽6m,深7m,冬暖夏凉,并奉祀有莲山大人。洞壁立有五块并列石刻,每块石板阴刻楷书文字4行,每行11字,是传经祖师为传授修行心法刻写的禅诀。史学家推断是宋代文刻。朱熹游石释洞时曾题诗:“山高神显独一尊,岩前通天日月烛”。石刻顺序特意安排有错,第二块被排在最后,传说谁能读懂这些文字,则可以得到“九车九驴驮,九篮九粪箕”的银子。清光绪年间,有个叫詹方的秀才上洞释文,当读到最后几个字时,听到了银子的响声,他十分激动,却把最后一个“土”字念成了“士”,结果银子就不见了。他一气之下把“土”字凿掉,所以石板上少了一个字。
太华石瀑
距石释洞东南侧100m,为一面长20余m,高15m的大石壁。由于常年流水冲刷留下长长的痕迹,就像一条条瀑布直泻而下,极为壮观。
七仙女峰
七块大石柱并列耸立,所依山势陡峭,如七位体态圆润婀娜的年轻少女,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传说天上的七仙女下凡到莲花山采莲,触犯天条,转化成石。
情侣岩
七仙女峰前有两小峰,紧相依偎,酷似—男—女,耳鬓厮磨,窃窃细语。据说在峰前许愿,就能保佑恩爱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亲密恋人忠贞相许,姻缘美满。
天门洞
位于海拔622.3m处,为一天然石洞。洞中凉风徐徐,洞口碧苔覆盖,古藤缠绕,显得苍老久远。站到洞口,望莲花山美景,群山叠翠,万峰突兀,顿觉心旷神怡。
莲花十八叶
犹如一朵盛开在山巅的莲花,由十八块宽窄不一的天然岩石组成,只是缺了花蕊,故又称十八叶岩。旁边悬崖峭壁,深不可测。相传很早以前,同安西北方有一个莲花湖,湖中朵朵莲花盛开,婀娜多姿,景色十分美妙。天上的七仙女下凡采莲,竟忘了按时返回天庭。玉帝大怒,命天兵天将将湖水涸干,枯死了莲花。七仙女在天上不时偷眼寻看,突然发现湖面现出一座山来,山上有水塘,塘里盛开着一朵莲花。七仙女再次下凡,去偷采莲花蕊。玉帝知道后把七仙女变成了山峰,那朵无心的莲花则变成石莲花,后人因此题咏:“莲花无心叠叠叶”。据说莲花山一带的老百姓大多姓叶也是因此而来的。
湖畔闲情小区
佛心寺
位于莲花山脚,原建于1927年,曾一度荒废。寺内最早的主持即是闽南著名的高僧会泉法师。寺庙分前后两殿,左右角楼,重檐翘脊。正殿供奉千手观音,寺旁虬枝婆娑的大榕树下则供奉着药师佛。周遭绿树环抱,极为清静幽雅。
莲花湖
是以蓄洪、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最高30m,坝顶长102m,库区面积12.3h㎡。湖面碧波荡漾,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可谓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湖中轻轻泛舟,夕照、芦花、翠竹、果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丹崖浮翠小区
慧觉岩寺、慧心亭
慧觉岩又叫半邻庵,为一寺一亭,供奉清水祖师,香火较旺。亭曰“慧心亭”,砼构六角,旁边岩石中一泉眼汩汩冒出清泉。四周林茂花香,别有洞天。
百丈崖
莲花山西侧山崖崖壁高达几百米,危崖劲露,气势磅礴,雄浑而富有力度,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