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旅游业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在推动 GDP增长、促进城市更新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旅游业不断发展,这也将成为未来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从政策、市场、技术和文化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政策方面
政府的调控和政策氛围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创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等方式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一些新的政策也将会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例如,中国国务院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旅游板块的内生性增长和品牌建设,加强旅游业和相关领域的合作协调,支持旅游业在城乡间的多样化发展。
另外,政策法规的制定还应顺应国际化的市场趋势,通过与世界联姻,谋求更多合作机会。2017年我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出“中国-东盟旅游年”“中欧旅游年”等倡议,促进旅游业与海外市场的交流合作,以提升中国在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二、市场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增加,国内旅游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内需市场的扩大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旅游行业从传统的旅行社业务向线上转型,互联网平台的崛起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给消费者,进一步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多元化、智能化发展。
此外,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加剧和人口红利的消退,旅游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未来的发展必须重点关注全生命周期内的旅游需求,包括老年人、家庭、年轻人、商务旅行和国际旅游。
三、技术方面
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目前,中国旅游行业的技术应用还相对滞后,但是,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探索,更多技术在未来将会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升级。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5G和区块链等技术,将带来更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四、文化方面
文化也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文化旅游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在经济转型和政策引导下,中国传统文化旅游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和发扬。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不仅有百年历史的景点和名胜,更有区域和小镇等多种旅游方式。未来,旅游业要更加注重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
结论:
在国家支持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政策方面,政府将相继推出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为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市场方面,未来国内旅游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融合,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技术方面,新型技术将带来更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文化方面,文化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旅游业也将逐步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现状:
1、游客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调整中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2、中产阶级的崛起带来旅游热。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总就业人口的20%,并且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这一中产阶级,脱胎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和消费动力,使中国成为近年来高标准国内旅游发展最为繁荣的国家,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客源支持和消费保障。
旅游业的前景:
1、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旅游将同步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此外,中国日益快捷舒适的交通系统的建设版图,国内相对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使得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越来越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
2、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
由于旅游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快资金回笼、增加外汇储备、拉动内需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各省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继续强化旅游业的市场地位,继续将其培育为拉动内需、增强消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产业,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OK,关于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