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攻略

寿光仓圣公园(寿光五一有什么好玩的)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寿光仓圣公园,以及寿光五一有什么好玩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寿光有什么景点

寿光的景点有: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弥河风景区、巨淀湖红色革命旅游风景区、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仓圣公园、盐化工业旅游、双王城古代盐业遗址等。

寿光-生态博览园位于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部,总面积超过10000亩,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生态博览园位于中国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总面积10000亩。景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是建立在滨海重盐碱地上的旅游景区。

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位于寿光市洛城街道。园区面向生物工程种苗开发、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加工销售、科研技术培训、会展信息交流及农业观光旅游等各个方面,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山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单位、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国家AAAA级景区(2009年)。

三元朱村是冬暖式大棚发祥地,中国特色经济村。地处寿光市最南端,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寿光五一有什么好玩的

寿光五一期间有寿光极地海洋世界好玩,特别推出了各种特色游玩环节,现场游客特别是以亲子游为主的客流络绎不绝。看海豚、赏美景、近距离与小动物互动……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乐趣,极地海洋世界还推出了梦幻水母灯光展、网红风车长廊等多种精彩活动。

夏天寿光好玩的地方

1、主要景点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国家AAA级景区)、弥河风景区、巨淀湖红色革命旅游风景区、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仓圣公园、盐化工业旅游等。

2、主要旅游节日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荷花节等。

寿光有什么景区好玩

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寿光极地海洋世界,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弥河景区,巨淀湖景区,寿光博物馆,仓圣公园,中华牡丹园。

寿光各村庄的来历

1、北关

得名原因:据传,由王胡城迁来一族在城北侧立村,故名北关。据寿光县志载;隋开皇造像在北关宁仪寺。据此推断,隋初立村。

2、北郭家庄

得名原因:据传,该村原名陈家庄子,何时立村无稽,据郭氏墓碑考,郭氏兄弟三人于明朝初,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陈家庄子,后郭氏人丁兴旺成为主户。遂更村名为郭家庄,因村位县城北亦称北郭家庄。

3、北后三里

得名时间:明代。得名原因:明代孙氏立村。因位于城北,距县大堂三里,故名北后三里村。

4、北前三里

得名时间:明朝初。得名原因:明朝初,崔、李二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吉祥取村名“兴旺庄”后因距县大堂三华里,又位北三里村前,遂更名北前三里庄。

5、赵家仕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初年。得名原因:明洪武初年,赵氏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迁居山西省平阳府蒲县老官赵庄。至三世赵能复迁山东省青州府寿光县卜居赵家庄。至清康熙年间,后世一族迁此立村,以姓故名。

6、北坦

得名时间:清康熙年间。得名原因:清康熙年间,李氏一族居此地,繁衍生息,人口兴旺,遂成村庄,以吉祥命村名“兴李村”。后因在县城北,该村西头建一祭台,形似坛,遂更名北坛。后“坛”字演变为“坦”字,故名北坦。

7、北魏家庄

得名原因:据考证,城里魏家在此有四百亩地,为便于种地,在此立了一个庄子。清朝乾隆年间,魏长立由城里迁来,遂称城北魏家庄子。后简称北魏家庄子。

8、仓圣

得名原因:因仓圣公园位于该辖区内。

9、曹家庄

得名时间:明朝。得名原因:据传,明朝曹氏在此立村,时名曹家庄子,后简称曹家庄。

10、兆祥

得名原因:因辖区系政府兴建的新居民小区,以吉祥用语“兆祥”为小区名称。

11、城里

得名原因:该村历史悠久,何时立村无稽,隋开皇六年,废博昌县复置寿光县,即在此建县城,因村圈在城内,故名城里。

12、崔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得名原因:明洪武年间,崔氏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该处,与原地崔氏合立村庄,取名崔家老庄,至建国初期简称崔家庄。

13、大仓

得名时间:元朝末年。得名原因:据张氏家乘考释,元朝末年,张廷建由今侯镇的四岐仓徙居此地立村,因廷建兄弟四人他为老大,故名大仓。

14、东付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得名原因:明洪武二年,奉诏迁居山东省东昌府博平县野鹊窝庄。迨燕王起兵南侵,经过东昌府,掠尽州县,因兵荒之乱,又徙到寿光城东立村,取名东付家庄。

15、东公孙

得名原因:据传,战国时期,孟子之爱徙公孙丑曾在此驻过。古时曾有一铜碑为证,上书“公孙丑之基”立村人遂以历史人物命名公孙庄。建国后,析为东西二个行政村,该村位东侧,故名东公孙。

16、东关

得名原因:据传,村名因位于县城东门外而名,据马氏家乘考释:始祖马礼在籍河北省枣强县,因避战乱移居山西,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桐县首迁至寿光县九曲巷,后移居东关,由此断言,明朝初已有该村。

17、东郭家庄

得名时间:明朝。得名原因:明朝郭氏从尧沟郭疃徙居此地立村,因位县城东,以姓氏及地位置故称东郭家庄。

18、东七村

得名时间:西汉时期。得名原因:相传西汉时期,因此处弥水决口泛滥成灾,汉武帝派了七股兵来根治弥河,两崖筑起河堤,并有人在此居住。

备注: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部分移民,后逐渐形成村庄,时名东七村。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期,七个村组成一联营,东七村时为联营的指挥驻地,遂更称七村营。至同治年间,复称东七村。

19、东石

得名时间:明朝。得名原因:据沈氏家乘考释:明朝始祖由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时名“拾家庄”。后因谐音称石家庄。为与西石村有别即称东石。

20、东夏家庄

得名原因:据夏氏族谱考释,七世祖夏可登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自昌乐县尧沟镇夏家庄子移居于寿城东北侧立村,时名东北关。后更名正东关。至十世祖,于清嘉庆二年,买李氏祖地30亩,位于正东关东北一里另立家园,取名夏氏东庄。

备注:至咸丰二年夏氏续家谱时定名为夏家东庄。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