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汕头石炮台公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汕头石炮台公园的知识,包括广东汕头景点石炮台公园景点介绍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绪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历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与隔岸苏安山上的炮台现呼应,扼住汕头海湾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十九世纪中期,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与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实行门户开放,汕头就是当时十个通商口岸之一。由于外国商船纷至沓来,加上海防松散,当时驻潮州总兵方耀顺应民意,以“邻分不净,潮海严防”为由,奏请清廷建筑崎碌炮台。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
1983年,列入汕头市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在石炮台周围再扩地58亩,建设成汕头市石炮台公园。1988年,石炮台公园碑被汕头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汕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炮台公园,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源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间的建设,历时整整五年,耗资八万银元而完成。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沧桑岁月。它坐落在旧汕头的东南角,独特的环形城堡设计,与对岸苏安山上的炮台遥相呼应,占据着汕头海湾的重要出入口,战略位置极为险要,曾是清代粤东地区的重要海防设施。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继爆发,清朝政府在列强的压力下,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被迫开放门户,汕头作为其中十处通商口岸之一,迎来了外国商船的频繁往来。在这种背景下,潮州总兵方耀顺应民心,以强化海防为由,向清廷申请建设崎碌炮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威胁。
炮台的主要构造采用了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和红糖浆调和的黏土,坚固耐用,大门和炮巷则选用规格精良的花岗石块精心砌筑,因此得名“石炮台”。石炮台公园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雨,如今成为了承载历史记忆的宝贵遗产。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绪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历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与隔岸苏安山上的炮台现唿应,扼住汕头海湾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十九世纪中期,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与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实行门户开放,汕头就是当时十个通商口岸之一。由于外国商船纷至沓来,加上海防松散,当时驻潮州总兵方耀顺应民意,以“邻分不净,潮海严防”为由,奏请清廷建筑崎碌炮台。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炮台总面积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10568平方米,有一条宽23米、水深3米的护台河环绕炮台一周。炮台内广场直径85米,全台直径116米,外墙高6米,内墙高5.15米。炮台分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的炮巷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广场直径85米,全台直径116米,外墙高6米,内墙高5.15米。炮台分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的炮巷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有一道27极波纹型石阶,设计巧妙实用,便于炮械循级推上台面。台面上有72个通风报花塔,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传达信息及供底层的通风采光之用。炮台东北面有一月牙型点将台,用于指挥及观看兵丁操练,在点将台的西北角有一条螺旋石台阶通往炮巷。台阶较隐蔽,便于作战时疏散及向台面运送弹药。石炮台坚固严密,炮台里的火炮最大的一座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对入侵者有一定威慑作用。炮台广场东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当时清兵生活饮用水。虽然水井离海边只有数十米,但水质却很甘甜清纯。1983年,列入汕头市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在石炮台周围再扩地58亩,建设成汕头市石炮台公园。1988年,石炮台公园碑被汕头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汕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石炮台公园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汕头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原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公园,坐落在汕头海湾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古代海防军事设施之一,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崎碌炮台构筑奇巧,它的历史要追溯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花费巨资,耗时整整五年,在光绪五年(1879年)才建成完工。十九世纪中期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很多个通商口岸,作为通商口岸之一的汕头港,一瞬间外国商船蜂拥而至,海防不够安全牢固,当时驻潮州总兵方耀为了人民的利益,以“邻分不净,潮海严防”作为理由,奏请清廷建筑崎碌炮台。 石炮台为环圆形城堡建筑,围绕着建筑围有一条护台河,顾名思义是保护这座石炮台建筑的作用,第一眼看到石炮台的确会被它的奇特外观所震撼到,墙体很高,厚厚的墙壁看起来十分结实。 炮台分为上下两层,进入炮台后会发现,里面没有想象中的看起来闷热不通气,反而很宽敞通风。中间围着的是一大块的圆形空地,很多游客在这里休闲娱乐。 高高的城墙上均匀而整齐分布着棕色大炮,炮口瞄准对面的大海海湾,有着坚不可摧的磅礴气势,炮台内还有一道波纹型的石阶,设计非常巧妙实用,据说是为了方便搬运军药和把炮械运送到台面,是作战时的快速通道。 石炮台公园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是历史的象征,作为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对当时的外来侵略者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肩负保家卫国的使命。为弘扬我国人民抗击侵略,保卫神圣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1995年1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将石炮台公园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块散发爱国主义的地方,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去认识,去体会,去感受,了解历史,并铭记这份历史。 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20号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公交信息: 石炮台路-公交站 100米 途经公交车: 46路 石炮台西-公交站 104米 途经公交车:.123路 石炮台公园-公交站 134米 途经公交车: 19路 103路 105路.123路 石炮台北-公交站 226米 途经公交车: 23路 25路 48路.123路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